服務熱線:400-8822-003
更新時間:2025-10-31
點擊次數:33
引言
上個月在嘉興的藥物安評毒理年會上, 齊氏生物團隊和多位老師聊到#TA102菌株#,大家一致反映TA102在Ames試驗中表現出的“不敏感",即回復突變率“較低"甚至個別試驗沒有突變。針對這個問題,今天從遺傳構造和檢測原理角度淺談一下,揭示其背后的“清潔工"機制,并提供相關解決思路,希望給同行老師們提供一些參考。
在Ames試驗中觀察到TA102菌株的自發(fā)回變菌落數(即突變率)相對“較低",其實是一個常見的現象。這并非意味著TA102不敏感,而是由其獨特的遺傳構造和檢測原理決定的。
一、遺傳構造

上表所示,相較TA97、TA98、TA100等常見菌株(它們都缺失uvrB基因),TA102擁有完整的DNA切除修復系統(tǒng)(即uvrB基因完整)和攜帶 pAQ1質粒,形成了根本區(qū)別。尤其攜帶了pAQ1質粒,這個質粒為其帶來了四環(huán)素抗性(這是鑒定TA102菌株的重要特征之一),這為它帶來了獨特的檢測譜和一定的額外修復能力,使其在面對紫外線等特定損傷時,比其他uvrB缺陷的菌株更為“堅韌"。

二、獨特"技能“

總結:TA102菌株擁有完整的uvrB基因和功能齊全的核苷酸切除修復系統(tǒng),能高效修復自發(fā)損傷,因此在Ames試驗中表現出相對較低的自發(fā)突變率 。
三、“突變率低"怎么解讀?
1. 正常情況
·“低"是正常的
在TA102菌株的Ames試驗中,觀察到較低的自發(fā)回變菌落數是正常且符合預期的。每個菌株都有其特定的歷史對照值范圍(例如,TA102的自發(fā)回變數可能通常在約200-400個菌落/平板,而TA100可能在約100-200個菌落/平板)。判斷結果時,必須將處理組的回變菌落數與該實驗室自己建立的TA102陰性對照本底值進行比較,而不是與其他菌株的絕對值或感覺進行比較。
· 敏感性≠高本底
TA102對特定誘變劑(如交聯劑)的高敏感性,體現在加入誘變劑后,其回變菌落數相對于其自身的低本底值有極大幅度的增加(例如,增加3倍甚至10倍以上)。它敏銳地檢測到損傷,并在修復系統(tǒng)“失守"后表現出突變。而高本底的菌株,其起點高,增加的倍數可能不那么驚人,但同樣具有意義。
2.異常情況
如果你觀察到TA102的突變率低于該菌株的正常歷史范圍,甚至幾乎沒有回變菌落,那么可能意味著菌株或實驗操作出現如下問題:

四、如何提高"突變率“
在Ames試驗中,提高TA102菌株的突變敏感性,關鍵在于優(yōu)化試驗條件、確保菌株特性并合理使用代謝活化系統(tǒng)(見:S9代謝活化系統(tǒng)應用指南)。

綜上,希望這些具體的策略能幫助您在Ames試驗中更有效地使用TA102菌株。如果你在實驗過程中遇到其他特定問題,或者想了解更多關于陽性對照物選擇的細節(jié),歡迎隨時提出!
關注公眾號
移動端瀏覽